要把工业设计和结构工程严格区分开来并不容易,正如艺术和设计也难以做到泾渭分明。罗素说,在神话和科学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这就是哲学。我套用一下,在艺术和工程之间有一个缓冲区域,这就是设计。艺术更加倾向于天马行空,体现艺术家对宇宙规律的领会;而工程是严谨确定的,一步一步向既定目的推进;创意设计则在规律性和目的性两者之间力求平衡。
我们往往听到制造工厂的工程师抱怨某款产品设计不切实际无法落地,个中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种可能:第一,产品设计师对制造工艺理解不充分,相关生产知识薄弱,因此没能驾驭好项目。第二,产品设计方案中工业设计师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在现实条件下确实具有一定实现难度。第三,工程师从自身经验和美感的维度出发,对于他不能理解的创意设计元素有所抵制。
我们常说好的工业设计师本身就是半个工程师,既要懂得相关工程知识,也要懂得在与工程师合作过程中,理解基于工艺技术的硬性约束条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在做工业设计,而不是做一个好看的图片。关于第二个原因,如若一切以现实可行作为指导原则,那创新无异于水中捞月。任何创新都是在尝试解决某个问题,因此也必然面对新的困难。我们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条件综合分析,创意的成色如何?实现的成本增加多少?都要纳入考量。但是我的建议是,如果预算在可控范围,我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创新。创新都有代价,但这是做好产品设计的必要条件。关于第三个原因,这也许是最常见的情况。工程师们会想:我们也是产品的使用者,同样具有生活感悟和审美能力,凭什么听你的。但现实是,具有一定经验的产品经理总是能一眼看出由工程师负责设计的产品。术业有专攻,我们没必要浪费过多时间去证明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果让洛兰来画人像,想必他也画不好。
最可行的办法是学会合作,工业设计和结构工程之间的高效配合,会极大的提升产品开发的效率,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之间需要互相尊重,理解彼此工作的价值,大家最终的目标都是做出优秀的产品。